9月12日早上7点50分,文林镇城南社区居民胡婷发现将家中钥匙遗失。5分钟后,她来到社区网格站制作的公示牌前,按照公示牌上显示的信息,拨通了辖区网格员的电话。2分钟后,她接到了网格员发来的一条写有开锁公司电话的信息。8点30分,胡婷在开锁公司来人地帮助下,顺利打开了自家大门。
“网格员的公示牌已经弄了几个月了,这还是我第一次按照上面的信息拨打网格员的电话,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切,胡婷说社区网格员的办事效率让她颇为吃惊,“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好方便。”
作为仁寿县首批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乡镇之一,文林镇率先迈出了坚实一步。文林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阙赛勤介绍说,实行网格化管理后,为了方便居民办事,文林镇制作了400余个社区网格站公示牌,上面写有网格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工作职责,居民可随时拨打网格员电话寻求帮助。为达到“小事不出社区”的目标,文林镇还率先在各社区建立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并在每个管理站配备一名专职副站长。为切实把网格管理工作定格在视线范围之内,社区网格站积极执行“一日两巡”工作制度。
坝达社区居民唐琳说,文林镇推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居民。唐琳家所在的小区因年代久远,每逢刮风下雨都会面临瓷砖掉落的危险,因从未出现过事故,大家也并未在意。“这个安全隐患还是网格员在雨天巡逻的时候发现的,事后他不仅找人把存在掉落危险的瓷砖全部换掉了,还在容易掉瓷砖的地方放置了‘小心瓷砖掉落’的提示牌。网格员考虑的事情比我们还周到。”
说起文林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后带来的变化,家住书院路社区的居民王翠华感叹道:“大家享受到的不仅是随叫随到的服务,还有在网格员努力下形成的邻里间的理解和信任。其实很多事情,只要大家多交流和沟通,就会少很多的抱怨和不满。”
如今,文林镇已将辖区内的2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了241个管理网格,配备了241名网格员,建立了网格管理、信息支撑、全程服务的工作体系,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和社会化服务全部纳入了网格服务管理范畴,形成了“网格管理到家门,优质服务到家庭”的管理格局,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全新的网格化组织体系的建设中,文林镇实现了网格划分无缝隙,网格人员全覆盖,网格服务无遗漏,社会化管理无盲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体系新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14.32万户籍人口、3.33万流动人口、3.28万关怀对象、261个特殊人群和5.06万套房屋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网格员手持终端机上报各类事件795件,月均上报159件,网格员自行成功处置738件,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协调处置57件,有效掌握了城区社会治理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