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质疑警方开枪正当性 两份鉴定书指向同一结果
记者 赵文 见习记者 梅戈飞
凌晨街头的两声枪响,打破了县城的宁静,也将开枪的警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晚,醉酒的李柯与人抓扯。警察来了后,在传唤过程中遭遇袭击,其中一名警察开枪,李柯中枪倒地。第二天,舆论铺天盖地。
警察到底是从李柯的正面开枪、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从他的背后开枪、涉嫌故意伤害?为了还原真相,四川求实司法鉴定所站到了公众的面前,让物证“开口说话”……近日,记者走进四川求实司法鉴定所,揭秘这起枪案背后,鉴定人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和细致入微的艰苦付出。
据悉,从今年7月开始持续到年底,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推出系列司法鉴定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展示司法鉴定行业风采。这起案例,也是四川省司法厅收集的典型案例之一。
一场纠纷
凌晨响起两声枪声
2013年2月17日凌晨1时20分,两声枪响打破了川南某县深夜的宁静。刚喝完夜啤酒的李柯中枪倒地,血流了一地。
李柯,在川南某县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事发时他刚喝完夜啤酒,准备打出租车回家。由于醉酒,李柯在乘车过程中不断与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于是师傅将车停在一家烤鱼店附近,双方争执起来并发生抓扯。
李柯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捡起路边的石头砸向出租车的挡风玻璃。出租车司机拨打了“110”报警。
没过多久,接到报警的派出所民警张强、王刚赶到现场。民警口头传唤出租车师傅和李柯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我凭啥要去,我不去!”现场,李柯拒绝听从民警劝告。随后李柯父亲也接到李柯电话,赶到现场。当民警准备强制传唤李柯时,没想到遭到了李柯父亲的阻拦。传唤过程中,李柯跑到旁边还在营业的摊贩处,抓起一根板凳连续猛击民警张强的头部,王刚一边拔出腰间的配枪,一边向后躲避。“请你马上住手!”王刚大声喊道,见李柯仍不住手,王刚鸣枪示警。“啪”一声枪响,疯狂的李柯根本听不进警察的劝告,仍继续追打张强。看到这样的情况,王刚再次开枪。这一次,子弹击中李柯,穿过他的身体并擦伤了其父右腰。
随后,王刚拨打“120”,并将“涉嫌寻衅滋事、妨害公务”的李柯及同事张强送往医院治疗。经医院治疗,李柯伤情较重,被诊断为枪弹伤、胸腹联合伤,需要做左侧剖胸探查膈肌修复、胸壁创口清创,左侧剖腹探查胃穿孔修补、脾脏切除等手术。
一场挑战
舆论质疑开枪正当性
枪击案虽然发生在凌晨,但由于事发地段位于县城中心,周围迅速而来的围观群众多达几十人。第二天,这件事便传遍了县城,社会传言众说纷纭,一篇名为“警察枪杀平民”的稿件在网上被大肆炒作,里面提出“李柯为醉酒状态,手上无任何器械,还被其父亲抱住,一个普通人就能将其制服”,帖子质疑民警开枪的正当性。一时间,舆论铺天盖地而来。
此时,李柯也声称自己并没有伤害警察,警察开枪不是对其胸腹部开枪,而是他准备离开时,从他的背部开枪,造成严重伤害,要求追究警察罪责。面对舆论,该县县委、县政府对该案高度重视,组成了由县委政法委、纪检、检察院等部门的联合调查组,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承办。
王刚是否鸣枪示警、开枪时又是否身处危险当中,当地警方与当事的李家各执一词。事发现场,烤鱼店老板老朱和工人目睹了事发经过。“一共两声枪响,像放了两个鞭炮。”老朱认为,民警开了两枪,第一枪应该是示警。
但老朱的说法并不能让李柯家人信服,也不能平息当时的舆论。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警察开枪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只有真相才能说明一切。
一场鉴定
警方回避只为还原真相
为了查明真相,检察院决定从李柯的伤情和衣物两个方面入手,按照枪弹痕迹和法医学知识,鉴定枪弹的射入口和射出口进行鉴定。但由于案件一方是执法民警,因此检察院要求凡是涉及到四川省公安机关和公安部等鉴定机构都应当回避,并且不能协助或鉴定会检。
此时,四川求实司法鉴定所进入“剧情”。5月16日,检方与该司法鉴定所取得联系,希望该所能接手案件的司法鉴定工作。随后,两级检察院针对案情向专家鉴定人介绍了案情。“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量刑定罪的问题。”负责这次案件中枪弹痕迹鉴定的专家丁顺芝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是因为李柯疯狂击打警察,王刚从正面开枪,那就是正当防卫或者是防卫过当。但如果是李柯所说,是他准备离开,警察从背后开枪,那就涉嫌故意伤害了。因此,这次鉴定至关重要!”
2013年5月20日,丁顺芝和法医临床学鉴定室鉴定人王能义赶赴川南某县。丁顺芝说,当天,他们先是进一步详细的了解了案情,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对李珂被枪击时穿的内外衣物进行拍照,收集了他的伤情报告,也向当时的两位民警和李珂了解了情况。最后他们还到案发地进行了实地勘查。“现场还有当时子弹射出后留下的印记。”丁顺芝说。
两份意见
痕迹和法医指向同一结果
5月26日,是现场鉴定的日子。这一天,真相就将在大家的注视下浮出水面。“现场来了很多人。”王能义回忆,有联合调查组,有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有当时的办案民警,更重要的是李柯和他的家属也来到了现场。
鉴定检验开始前,丁顺芝和王能义介绍了鉴定方法和依据。为了让李柯和家属学习到相关知识,王能义还带上相关书籍,当场查阅枪弹伤及法医学枪弹伤检查鉴定的知识和如何借助肋骨骨折碎片的飞行方向等来判断子弹的行走路线等。鉴定过程中,李柯和家人都可以现场提问。
当着所有人的面,丁顺芝当场拆封密封的衣物物证。“其实从我的经验来看,一眼就能看出是怎么回事了。”丁顺芝从事痕迹鉴定10多年,经验相当丰富。“这是李柯事发所穿的皮衣。”翻出当时的照片,丁顺芝开始给记者“科普”起来。
第一张照片是皮衣的正面。丁顺芝指着照片中子弹穿过痕迹。“你看,子弹留下的弹孔是一个圆形,或者说有一点椭圆,边缘很光滑,是一个凹陷的弹孔。我们用肉眼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弹孔的周围有一圈黑色火药烟垢擦拭轮。这黑色烟垢正是火药燃烧后留下的痕迹。”说着丁顺芝翻出皮衣背面照片继续给记者讲解。
记者看到照片中皮衣背面被撕开,并且有一些现状物体被拉扯到外面。“皮衣背部左侧表面的弹孔周围并无任何黑色烟垢,且衣物纤维向弹头运行前方外伸,这正是子弹射出皮衣的枪弹痕迹标志。”
由此,丁顺芝得出,子弹是从李柯正面射入,从背部射出的结论。
而同时,另一边王能义也从法医鉴定的角度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王能义通过李柯的体表枪弹创痕大小来判断射入口和射出口。王能义翻出当时李柯治疗后身体前后疤痕的照片,也翻出了X光片给记者讲解。“你看弹头穿过骨质时,骨折碎片是向身体后侧飞出的。另外,由于弹头飞出体外可使射出口撕裂扩大,导致射出口大于射入口。经比较,李柯左胸肋骨粉碎性骨折,脾脏破裂,说明子弹在贯通的过程中将会导致射出口的创口更大。因此,李柯背部较大的枪弹创口属于射出口,其胸腹部的创口是射入口。”
不同的鉴定角度,一样的鉴定结果,真相面前,李柯和家人再也无话可说。由此证明,当事民警王刚确实是对李柯胸腹部正面开枪,属于正当防卫。依据两份《鉴定意见书》,检察院向当事双方宣布了鉴定意见,并告知当事人及家属,本案警察不是故意伤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李柯和家人没有对鉴定意见提出反对,也未申请重新鉴定。至此,喧闹一时的警察枪击醉汉案得以妥善解决。
(文中涉案当事人系化名)
|